新聞動態
您當前位置:河北冀電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>> 新聞動態 >> 瀏覽文章“中國制造2025”-“中國版工業4.0規劃”
文件將明確通過實施一批重大工程來解決中國制造業的高端技術、核心技術薄弱等問題,主要形式是由
政府主導,在現有的科研院所、大學和企業的基礎上,建設一批產、學、研、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中
心,以產業聯盟來推動。
具體到對重大工程的分類,主要是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、智能轉型、基礎建設工程、綠色
制造、高端裝備創新五大類。預計在“中國制造2025”正式對外頒布之后,將迅速進入工程實施階段。
事實上,在工信部等方面制定“中國制造2025”過程中,一些央企已經聞風先行。今年1月,中石化
董事長傅成玉就對外透露,中石化將成立創新工場;2月,寶鋼股份發布公告稱投資20億組建電商平臺。
啟動研究
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概念是由中國工程院最先提出的,具體是在提交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的一份命名
為《關于制定“中國制造2025”,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建議》當中。
中國工程院于2013年1月下旬啟動了“制造強國戰略研究”等重大咨詢項目。2013年底,中國工程院
將完整的“制造強國戰略研究”的報告提交至中央高層,其中就包括制定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建議。
2014年1月7日,馬凱副總理專題聽取了中國工程院方面的階段性成果匯報,并對“制造強國戰略研
究”項目給予充分肯定,要求由工信部牽頭,聯合多部委、中國工程院等方面,盡快制定“中國制造
2025”。
據有關專家介紹,中國工程院提交的報告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,就是以美、德、日、英等主要工業
化國家為參考,建立由4項一級指標、18項二級指標構成的制造業評價體系,并由此作出預測,中國有望
在2025年進入世界制造業第二方陣當中,2035年將提升至第二方陣前列,到2045年則將跨入包括美、德
、日等國的第一方陣,至此將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。
報告指出,目前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,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,高端技術、核心技
術和關鍵元器件都受制于人,而要成為制造強國,就必須將制造業的數字化、網絡化和智能化,作為制
造業創新驅動、轉型升級的制高點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,并在實施“中國制造2025”過程中占據核心位
置。
此外,在制造業的諸多前沿領域,中國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都是依靠進口。2013年中國已是最大
的機器人消費國家,但現在80%的機器人是進口的;近年來,中國財政一直在加大對數控機床研發的投入
,但80%的高端數控機床至今依賴進口。
2011年以來,美、英、德等國都啟動了相關制造業的發展計劃和規劃,目標就是通過數字化、網絡
化和智能化,搶占制造業的國際市場。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親自部署,工信部
等方面于2014年初開始著手編制“中國制造2025”,并于今年全國兩會前提交至國務院。
央企先行
今年3月5日,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“中國制造2025”。外界推測,中國政府將
會對國企進一步提供財政支持,以此來加強對包括能源、交通和國家安全在內的一些重要行業的控制。
理由來自“中國制造2025”中提出的一項目標,即到2025年要讓最大型國有企業的利潤水平達到上
市要求。
對此,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說,“外界的這個看法基本是對的,但新一輪國企改
革的方向是市場化,核心是政企分開,肯定不會私有化”。
李錦進一步分析表示,轉型升級是一個老話題,但是國企、尤其是央企一直沒有太大起色,基本屬
于外延式發展,科技創新貢獻相對較小,下一步實施“中國制造2025”之后,央企能不能實現轉型升級
,關系到中國經濟能否轉型,對2025年中國能否成功跨入制造業世界強國行列,也是意義重大。
事實上,在工信部等方面制定“中國制造2025”過程中,一些央企已經聞風先行,比如,今年1月,
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就對外透露,中石化將成立創新工場,并將把3D打印業務作為未來的一個經濟增長
點;2月,寶鋼股份聯合寶鋼集團發布公告稱,將投資20億組建電商平臺。
- 上一條信息:為什么我國模具制造業還在中級階段?
- 下一條信息:《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處理辦法》